知識的交流互惠Le croisement des savoirs



20094-6                                   發行人:第四世界中文部


聯絡人:楊淑秀                                                          話:886-03- 8465593


編輯顧問:孟武盛、林燦仁、陳慧鈴、陳香綾、潘玉玲(按筆畫順序)



 


l          窮人不該生那麼多孩子?


l          全職的志願工作也可以是一種生命的選擇?


l          新世代實習志願者的一封信:簡單的生活


l          新書介紹:《給明天的話》


 


親愛的朋友們:


 


    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窮人是兒童,「如果窮人少生些孩子,很多不幸的事就不會發生了。」這句話出現在台灣、法國、加拿大,出現在世界各個城市與鄉村。


 


    前不久,在台北一場《社會論壇》的會場上,一名學生也問:「好像越窮的人,生的孩子也越多,是因為知識不足嗎?」


 


    一名老師非常自信地回應:「每個人都應該量力而為,如果窮人沒辦法給孩子很好的教養,他就不應該生那麼多孩子,那對孩子是一種傷害。窮人之所以生那麼多孩子,除了缺乏知識,坦白說,除了他們知識比較低,也因為他們晚上沒有娛樂…」


 


    論壇之後,我們把這個問題轉述給有貧窮經驗的朋友,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


 


    在台北,一位四十歲的女士,多年來靠清潔工作為生,她的母親生了九個孩子,她順從這位老師的說法:「對啊,我媽不該生那麼多孩子!」


 


    貧窮的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不受歡迎,一般人也不會把他們的孩子視為社會與國家的希望,孩子們也知道別人看不起他們的父母,他們接受社會的看法,他們同意:「窮人不該生那麼多孩子!」多年前,在巴黎近郊的諾瓦集貧民窟,一個聖周五晚上,一名貧窮的母親,在走完苦路後說道:「現在我懂了,我的罪過就是生了這些孩子,讓他們成為赤貧的孩子!」


 


    我們也請教了一位曾經無家可歸,靠資源回收為生的張先生,他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說:「重要的不是生多少個孩子,重要的是:每個人,不論貧富,都能教導孩子去尊重別人,教導他們不要排斥比他們更窮困的人。」


 


    四月的北京繁花似錦,我們拜訪了中國青基會的副理事長陳越光老師,提到這個問題時,陳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在中國,扶貧濟困常是以同情為基礎,但我們應該從所謂的善舉中提升出來,在貧困中看到造成貧困的原因。如果人們批評窮人生太多孩子,那是因為我們接受、認可社會現狀,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改變。」


 


    如果我們贊同台北這位張先生的看法,細心教導我們的孩子尊重別人,教導他們不要排斥比他們更窮困的人;如果我們認同北京陳越光老師的見解,願意深入思考造成貧困的原因,並願意承擔部份的責任,便能盼望,有一天,赤貧會被消滅!


 


持久志願者楊淑秀敬


 


全職的志願工作與今日世界


 


 


    今年全世界投身五年以上的志願者在美洲、亞洲、歐洲與非洲,分區召開十二場深根大會,旨在回到初衷,再次思考自己的投身的意義。 六月一日 ,秘書長白雅檢在一封公開信中談到2009年全世界第四世界運動志願者概況,以下是信件摘要,與您分享。


 


「目前全世界有377位持久志願者,其中有298位已投身5年以上,有37位投身2-5年,15位投身1-2年,26位處於第一年的發現階段。他們的年齡介於20歲與99歲之間,以30-60歲居多,佔70%。


 


    337名志願者來自34個不同的國家,其中有159位在異國投身。他們盡量過簡樸的生活,意思是,不尋求財富的累積,無論年資深淺,不論所擔負的責任為何,投身一年以上的志願者都領取同等的生活津貼,這是一個表達真誠的記號。


 


    志願者也不尋求經濟上的完全獨立,他們選擇在友愛的氛圍中相互依存,互相需要。但這樣的彼此需要是一項無盡的追尋,因為,每個志願者的出身不同,國情不同,進入志願者團體之前,彼此家世背景不同…。儘管如此,他們願意學習尊敬彼此投身的真誠。」


 


 今年三月,在台灣,彥蓁以「發現者」的身份加入了志願者行列,她仍在研究所讀書,但是願意用讀書以外的時間,慢慢發現志願者的投身與生活方式,我們會在稍後讀到她寫給大家的一封信,信中她與我們分享她對《簡單生活》的體驗與思考。
 
        「德不孤,必有鄰」,在七月,香綾也決定加入持久志願者的行列。香綾已於去年從日文系畢業,而且有過多年的工作經驗。七月中旬,她分享道:「基本上,我沒有吃過什麼苦,像說肚子餓、沒衣服穿、或是沒地方住。除了多虧社會局之外,也是多虧我爸爸,我爸爸真是蠻能幹的人,他可以自己找木頭,自己蓋房子,這個就蠻厲害的,就不用擔心沒地方住。小時候也沒多想什麼,雖然那個環境不安全,在那裡遇到不少事情,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還好,國中畢業後就搬到平價住宅,算是找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我也是靠大家的幫忙,才能夠順利讀完高中、專科、大學,靠政府幫忙很多。要不然,如果一般類似情況,大概只能讀到國中,最多讀到高中。就沒辦法一直做我想做的事情,學了我喜歡的日文,一直唸到大學畢業。成為志願者,是因為我想去發現和我的童年一樣的小女孩。我們需要彼此,一個人沒辦法完成所有的事情。」
 
        是的,我們需要彼此,正如同我們的朋友燦仁所說的:「在第四世界運動很重要的是,有志願者,有朋友,和經歷過貧困的家庭,大家在一起,這個運動才能繼續下去。」然後他認真地告訴志願者:「往後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請告訴我們,我們會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力協助。」


 


新志願者的一封信:簡單的生活


陳彥蓁


 


我在花蓮鹽寮淨土(位於壽豐鄉鹽寮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那兒的人們(區紀復等)提倡簡樸。起灶、提水、鋤草、栽種的日子,比起當代多數人追求的便利和迅速,使我更加能夠體會那最原本與需求相呼應的生活(生命)樣貌。隨後,所有過去習以為常的一切,都有待我擺脫莫名的刻板印象,進而重新定義。


 


透過鹽寮淨土,我認識了第四世界運動,它回溯人類最初生而平等的價值,呼籲社會大眾杜絕極端貧窮與社會排斥。第四世界運動的志願者們都有一個〝簡單生活〞的共識,雖然大多不是像若瑟神父當時住進諾瓦集貧民窟一樣,與赤貧家庭共同生活;卻也不斷提醒以及期許自己,不要在生活條件上和赤貧家庭相距太遠,才有可能繼續跟他們一起感受到日常的匱乏和限制。


 


鹽寮淨土與第四世界運動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對整個人類所處大環境深思熟慮之後而選擇的做法,積極尋求徹底改變、不看重表面成效,為了解決地球資源漸趨耗竭、生存環境劇烈變化、人們競相逐利不顧週遭死活…等等大家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簡單生活,是兩者都看重的一個要素,在扭轉人類未來的發展上似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簡單生活,也是我在學校學習紀錄片告一段落之後,想要經由畢業製作來探討以及呈現的主題,更是我所認同並且樂意實踐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大家會怎麼定義〝簡單生活〞?對第四世界運動的志願者來說,可能是不斷以赤貧者的生活為參照,對更多人來說,可能是減少自己在物質上或者金錢上的欲望,也可能是跳脫這複雜過頭的社會體系;以我目前對簡單生活的想像,簡言之,是好好釐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後,用來滿足需求的方式盡可能不造成傷害,如果同時還會帶來更廣泛的好處,那就更棒了!當然,仍有其他許多解釋向度,甚至賺錢第一的心態,其實也算〝簡單〞不是嗎?惟獨簡單的層面不同,相對投注心力的方向也不同,唯利是圖時就只需考慮自己而已。


 


謝謝鹽寮淨土和第四世界運動,讓我越來越清楚自己將選擇的生活方式,讓我越來越體會到這樣的簡單生活,很豐富也很有意義。一份體面的工作和收入對我來說似乎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如果還有餘地選擇,只要可以維持生活就好了。我也不再談論〝人生目標〞,因為生命越來越像是一段旅程,終點在哪兒無所謂,反正我們也都模模糊糊就開始了人生啊!希望順其自然,好好體會身為一個人的各種可能,無論是受肯定或被否定;經歷越多,相信越能夠同理別人的心境,生活在人類社會,最需要培養的難道不是這分同理心嗎?


 


第一次聽聞第四世界運動就令我印象深刻,正是因為他們相當尊重所有失去社會資源甚至遭受社會排斥的人;後來更加了解,第四世界運動肯定他們的生活經驗對人類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強調不同背景的人們應該交流、互惠,共同參與社會創造。從小到大,我多少知道要尊重社會弱勢,但不清楚要如何向他們學習,更不懂該如何尊重在社會上有權有勢的既得利益者,如果他們並不是太謙遜的話;現在我比較明白了,任何問題或許都不一定是誰的錯,只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太多機會去真正了解彼此而已?


 


新書介紹
書名:《給明天的話》
作者: 若瑟‧赫忍斯基;譯者:楊淑秀;出版日期:2009年6 月:售價:160 NT
訂購請洽輔大出版社,劃撥帳號:0152649-7,輔仁大學出版社
 
內容介紹:
 
「窮人和富人都需要時間才能成長…。」
 
    若瑟‧赫忍斯於1917年出生於法國昂熱(Angers)的貧困社區,父親是波蘭人,母親是西班牙人。出身極端貧窮,他很早就開始品嚐赤貧所衍生的不義與暴力。但是,透過自己的母親,他也體驗到窮人面對赤貧的重負,仍然保持尊嚴所需要的勇氣。父親離開了他們,青少年時期,為了協助母親扶養弟弟妹妹,他開始做各種零工。
 
    若瑟‧赫忍斯基雖是天主教神父,卻創立了一個跨越宗教與意識形態的國際性運動,他相信赤貧者的生命能成為人類合一的鑰匙。一腳踏遍四大洲的貧民窟,另一隻腳跨進法國總統府、歐盟與聯合國等地方與國際組織,他一心想把榮耀與歷史還給受辱無史的赤貧子民,把他們背負的人性訊息還給世界。在巴黎大學的廳堂,他聲稱:大學學府間接性的知識如果沒有和窮人經驗性的知識作交流互惠,便不完全,便失去行動力,大學很可能背離他追求真理的初衷。面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官員,他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不知道極端貧窮如何摧毀人權,你們便一無所知。
 
    他不是一個傲慢的人,他知道他在說什麼。
 
    《給明天的話》匯集了極端窮困者的聲音,特別是兒童的話語,描述赤貧烙印下的生命旅程。那一幕幕扣人心扉的場景,是現代版的團結寓言。孩子們說了話,聽吧,世界將因此改變。
 
    本書中譯本由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黃孟蘭院長親自校訂,黎建球校長、台大哲學系系主任孫效智、資深媒體人王念慈女士鄭重推薦。
 
    是生命,是史詩,是神學反省;喜歡聽故事的人們,關心社會正義的朋友,將生命與弱勢族群連結的社會行動者與志願工作者,這本書會帶給您「心」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群工作者 的頭像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的部落格

    社群工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