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識的交流互惠       Le croisement des savoirs



200810                                                發行人:第四世界中文部


聯絡人:楊淑秀                                                 話:886-03- 8465593


編輯顧問:孟武盛、林燦仁、陳慧鈴、陳香綾、潘玉玲(按筆畫順序)


 


本期要目:


l         一個向赤貧家庭表達感謝的日子


l         小燕子的春天(台北)


l         我們可以增加赤貧,也可摧毀赤貧!(菲律賓)


 


 


十月十七日「世界拒絕赤貧日」



「 十月十七日 這一天,
是我們向赤貧家庭表達感謝的日子,
因為他們毫無保留地教導我們:什麼是赤貧。
這些第四世界的家庭讓我們明白:
是那些加在他們身上的判斷屈辱了他們,並阻止他們前進。
那些沒有收入的母親,被指責為無能善加教養子女;
那些家庭的父親,在重複的失望中繼續尋找工作,
被指責為懶惰、遊手好閒。
他們教導我們:最貧窮的人是多麼渴望自由!
這些老師教導我們:
生活對他們來說是那樣的艱困,不是因為他們一無所有,
而是我們加在他們身上的眼光。
第四世界的家庭讓我們慢慢地,
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人類及這個世界,
他們培養我們一種新的敏感度。
他們要求於我們的是:沈思、靜默與尊敬。
他們更邀請我們追念那些因飢餓、暴力和無知的痛苦而死去的人,
還有那些每天被赤貧壓垮而不斷逝去的人們。」


 


若瑟赫忍斯基(1917-1988


小燕子的春天


小燕子 第四世界 之緣


 


親近的人,都叫我:小燕子


長大後才問清楚,小燕子 這名字怎來的!


母親憂憂的說:


打出生開始,我便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無法自如呼吸!


祖母聽了算命仙的話說:這孩子養不活,不需要給她取正式名子;


就暫時叫她小燕子。那天,她飛走了,就算她沒來過人間。


 


小燕子,很辛苦的活下來、長大了….


成長歲月中,家貧如洗、父母親的眉宇始終被深深鎖住;


生來就跛腳的弟弟,接三連四出生的妹妹,彷彿註定這一家要與宿命、無助纏鬥;


外人的眼光,就真的不忍再回憶了……..


 


高中畢業就好,別想再讀書了!


這是家裡給我最後的支柱。


隔年,我提著皮箱到台北,


母親不忍送我離家,因為她不知道我將拿什麼在台北讀書、過日子!


 


因為窮,所以我選擇一定要繼續讀書;


因為苦,所以我只能堅強與勇敢。


有人,給我助學金;有人,給我打工的機會;


有人,向我述說第四世界的故事保仁弟兄


有人,聽我說那深藏在心中的故事;


這是第一次,我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故事,


感覺很踏實,真好。


 


此後,苦日子並沒有減少,


只是,多了份力量與信念。


信念 為了說明貧窮也可以是另一種富裕;


力量 - 因為知道貧窮的人也是身負使命的。


 


這使命,是為了與千千萬萬位貧窮的朋友相遇,


這條相遇的路,將是我在天之涯、地之角,與第四世界結緣的另一種方式。


 


與 第四世界運動的朋友們 分享


 


 


                              呂慈涵  2008/10/15


 


我們可以增加赤貧,也可摧毀赤貧!


 


「我為菲律賓非常貧窮的家庭作見證,


他們中有些人生活在大道旁或運河邊,


有些人住在橋下或墓園中,


每個星期六,當我帶著書籍與草席


到他們的社區做街頭圖書館時,


他們接待了我


 


我為所有這些被迫輟學的孩子做見證:


他們因為不能忍受父母孤獨面對求生的困難而輟學


有一個住在運河旁的小男孩,


他每天背在身上的,


不是書包,


而是一大袋破爛。


他試圖在車來嚷往的馬路上,


將他撿來的東西


賣給計程車或吉普車司機


這樣一來他可以幫助母親賺一點錢,


好讓他及弟妹們存足夠的錢來支付學費


 


我為這些每天的生活都充滿憂慮的父母做見證,


有一個母親,


每天幫別人洗衣,


為了讓她的四個小孩不必空著肚皮去學校,


為了讓他們可以支付學校的各種費用


她說當孩子餓著肚皮時真的很難專心學習


有一個父親,


為了讓他的五個小孩得以註冊,並購買筆記本鉛筆文具,


賣了他上工不可或缺的腳踏車,


他說:「腳踏車對我很重要,但是我更愛我的孩子 


 


這些父母,大部份都很早就離開學校,


有些甚至不曾上過學,


面對他們的小孩在學校的低成就,


面對他們的小孩無法繼續學業,


一個母親問我:


「如果你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


你怎麼有辦法幫助你的孩子作功課並成功地完成學業?


如果你不曾受過任何訓練,


你怎麼找到一份被別人肯定並讓自己引以為傲的工作?」


我意識到這位母親所要求的,


並非憐憫,


而是理解


 


我為所有最貧窮的家庭做見證:


他們繼續不斷地奮鬥,


為了能夠在人前抬頭挺胸,


沒有人樂意生活在赤貧中


 


目賭這些家庭及他們的生存條件,


我理解到我們每個人都跟赤貧有關係:


我們可以增加赤貧,


也可摧毀赤貧!


 


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獻給這些家庭,


我唯一可以獻給他們的是:


我自己


及融入他們的意願;


為了讓我們心手相連,


一起面對


生命中最陰霾的時刻


 


 


第四世界持久志願者Marily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群工作者 的頭像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的部落格

    社群工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