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米.慈心孩子的米
碾米機隆隆聲中,幾個中學生協力扛著大包的布袋將穀子倒入機器中,望著碾磨將穀子磨成米粒,有些同學蹲在地上仔細的將碾好的米秤重、包裝。幼功農夫和前來關心的林崑陵老農夫站在碾米機旁仔細的品評孩子們這季收穫的稻米,老農夫以他60年的種稻經驗告訴我,這稻子部分不夠飽滿,應是灌溉的水不勻,有些穀子很乾,米粒細碎,有些穀子水分又太多,是曬穀時日照不均勻……
我還在猶豫這事該不該告訴孩子,看著他們滿腔熱情還在努力的工作著。
還記得暑假前跟孩子們討論,我們的穀子要用手收割還是找機器收割?我們的穀子要用日曬還是找機器烘乾啊?有些孩子很堅持要用日曬,因為聽說日曬米比較好吃。
暑假期間,幾個住在學校附近常在籃球場打球的孩子就這樣被老師徵召『曬穀』。「老師,太陽很大耶!」「老師,這穀子很重啊!」籃球場上的年輕人各個是青春陽光、揮汗如雨,連剛報到的實 習 老師也被臨時徵召來曬穀。看著滿操場金黃色的穀子漸漸的收進布袋裡,這是辛苦所換來的。休息的空檔,閉上眼睛,孩子們在季節裡農耕的過程,倒帶式的回顧一幕幕浮現眼前:收割、巡田、製作稻草人、淨灑BD500配方、挲草、巡田、補秧、插秧、牽輪子、撈福壽螺、清水圳、挖排水道、整地………
「老師,這季插的秧真的可以收成嗎?」「老師,腰好酸喔!插秧很累耶!」「老師,泥土好黏喔,腳都陷下去了啦!」
2011年春天,孩子們清晨赤著雙腳,在導師與園藝老師的喲喝聲中下田插秧,汗水、雨水紛紛。「老師,你真的覺得我們種的米會好吃嗎?」
這是孩子種的米,是孩子『堅持』種出來的米,堅持不灑農藥、堅持不施肥、堅持要用友善耕作、堅持要用BD農法、堅持要用日曬……,所以我們將它命名:活力米.慈心孩子的米,這季的米雖幼弱不見得可口,卻是充滿著活力的學生努力所種出來的米。
註:
1. 賣米所得扣除耕種成本,全數捐作華德福高中設校基金。
2. 因為「堅持」與經驗生疏,日曬不均,幼功農夫建議購買後應優先食用,避免久放,或將整包米置於冷凍,以保新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