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交流互惠Le croisement des savoirs


20093                                                           發行人:第四世界中文部


聯絡人:楊淑秀                                                 話:886-03- 8465593


編輯顧問:孟武盛、林燦仁、陳慧鈴、陳香綾、潘玉玲(按筆畫順序)


 


「對赤貧家庭最大的貢獻就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展開行動。」


 


本期要目:


·        《走向那些原本不在我們生命地圖中的人》


·        《三個工程師動員法國電力公司的故事》


·        朋友來函


o       「如果孩子連一個小小的避風港都沒有¼¼IBU


o       孩子很勇敢,我們也不要被大環境打敗。Fifi


·        若瑟‧赫忍斯基文選:《小羅蘭的墜落


 


親愛的朋友:


 


上個月,我們去台北輔仁大學參加了一場《偏鄉中小學網路課業輔導》的研習活動,有很多來自不同層級的教育單位參與:從偏鄉中小學到大學院校,也有來自教育部門的相關人員,很美,很有象徵意義。


 


·        《走向那些原本不在我們生命地圖中的人》


 


研討會激發我們思考:變化到底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發生?變化的發生肯定不是單向的。研習會的主講人 呂慈涵 老師說:「我們的遠距課輔是為了走向他人,走向這些原本不在我們生命地圖中的人,他們不是昨天才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應該跟我們擁有同樣的尊嚴,同樣的機會...。」


 


我們意識到:變化的發生,首先必須具備一個理解與認識的因素。此外,還有時間因素,接受陪伴的孩子可能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奇蹟似的改變,也因此,任何助人的工作要發生影響,長時間的投身變得非常關鍵。


 


研討會結束前,在景文科技大學帶領大學生服務學習的 王忠孝 老師,分享了三十多年前一位義工哥哥如何改變他的往事:


 


父親在我九歲時就過世了,真的是家徒四壁,沒有機會受教育的母親辛苦養育我們。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長得胖,功課又不好,有一回放學,一群同學把我圍起來,唱歌嘲笑我:『大胖子,炒韭菜,燙燙的我不要,冷冷的一盤來。』正值青春期的我受到很大的傷害,覺得自己又胖又笨,活下去沒有意義。但是,自殺之前,我覺得應該跟一個幫我課輔的義工哥哥道別,向他說明緣由後,大哥哥告訴我:『忠孝,胖可能沒辦法馬上改,但是,笨可以改。』『怎麼改?』『我教你讀書,我們一起來改。』」


 


那位義工哥哥與少年的交情肯定為期不短,少年才會在做重大決定前,找他告別?他也才有機會在關鍵時刻拉少年一把。


 


·        《三個工程師動員法國電力公司的故事》


 


這個月在花蓮,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讀了《三個工程師動員法國電力公司》的故事[1]


 


冬天,在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有許多家庭忍受冰雪的寒冷與夜間的陰暗,他們因為遲付電費而被斷電…。這個沒有經過對話就採取的斷電措施,讓人很難信服法國電力公司的公共服務使命,這個國有企業的初衷不正是:供電給所有人?


 


有很多年的時間,法國電力公司一直認為:「被斷電的是不是窮人?不是我們的問題,那是社工員的事。」


 


法國電力公司是一個龐大的國營企業,有著成千上萬的員工。不過三個工程師不怕自己渺小,還是聯合起來,結合其他人的力量,和其他社會團體對話與合作,鍥而不捨,用將近十年的時間,讓電力公司改變態度與策略。


 


這篇故事由任職法國電力公司的工程師羅紅(Laurent Ferrari)所陳述,他的父母因為貧窮,由義大利移民法國。1986年他進入法國電力公司任職,後來在巴黎一場第四世界運動的研習會上,他遇到另一位朋友毅夫(Yves),他也是電力公司的工程師。研習會的主講者告訴他們:對赤貧家庭最有用處的貢獻就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展開行動。


 


在電力公司,由於分享同一信念,羅紅認識了另一位同事與盟友約翰‧法藍斯(Jean-François),自此,他們形成了三人小組,一起合作、探索與行動。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不過,相對於法國電力公司成千上萬的員工,他們的努力是不是杯水車薪?有如螳臂擋車呢?


 


滴水穿石


 


面對弱勢用戶,電力公司終於改變了態度與策略,實施新政,1995年,法國斷電的比例減少了三分之一,而且公司的財政並沒有因此而有虧損。


 


閱讀了法國的經驗後,一名讀音像紀錄研究所的年輕人問:台灣呢?華人世界呢 ?有多少貧窮家庭因為經濟拮据被斷水、被斷電?沒電的時候,孩子怎麼做功課?在寒冷的地區,沒有暖氣,嬰兒與老人如何過冬?


 


本期月刊為您摘譯了一首詩小羅蘭的墜落》,出自若瑟‧赫忍斯基所著《給明天的話》。小羅蘭掉進燃燒中的坑洞裡,但是她住的社區,卻沒有水可以滅火…


 


朋友們,如果您有類似的經驗,不論是親身經歷,或在日常生活遇到被斷水、斷電的同胞,歡迎您來信分享,讓我們累積對貧窮的認識,進而投入關懷。


 


我們也為您摘錄了兩位朋友的來信,一名部落的母親憂心忡忡,她問:「在部落裡孩子們在學校的時間有時甚至超過了12個小時,我很難去想像,家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在這些學生們的心裡會是什麼樣的位置呢?」學校能取代家庭嗎?該如何支持家庭?讓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一位法文研究所的學生鼓勵我們:「孩子們很勇敢,我們也不要被大環境打敗。」


 


給明天的話》,將由輔仁大學出版社在近期內出版,敬請期待。


 


第四世界持久志願者楊淑秀敬上


 


 


l         朋友來函


 


「如果孩子連一個小小的避風港都沒有…」


 


IBU是名年輕的母親,屬于台灣東部的布農族,她看到自己的族群漸漸衰落,內心充滿了感慨及無奈,為自己逐漸失傳的布農族文化而擔憂。她看到原住民族群普遍有的現象:留在部落裡的年輕夫婦非常少,因為工作的關係,他們不得不把孩子留下,把照顧孩子及教育孩子的責任交托給部落里的阿公阿媽們。


 


        她寫道:「在部落就讀國小的小朋友,因為就學環境單純,也沒有什麼競爭力,加上家裡沒有人可以教他,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是由學校的老師在作。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有時甚至超過了12個小時,我很難去想像,家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在這些學生們的心裡會是什麼樣的位置呢?我們不是說“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小的避風港都沒有,那生活還有什麼安全感可言!」


孩子很勇敢,我們也不要被大環境打敗。


 


        Fifi是漢人,一名法文系的學生,過去這兩年來,她和許多大學生透過電腦科技,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做遠距課業輔導,看完布農族朋友的信後,她分享道:


 


我教的那位小男孩就讀的是一所寄宿學校,因為位於較偏遠的位置,孩子上下學不方便,所以連一年級的小小孩都住在學校裡,只有周末才回家。有一回去學校看他們,看到一位低年級的小朋友用小小的手洗著自己的碗盤,我記得好像有時候他們也要洗自己的小衣服,想到都市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親捧在手心長大,而山上的孩子,好多事都需要自己來...


 


孩子很勇敢,我們也不要被大環境打敗,持續的關心與陪伴,我們要彎著腰,聽他們說他們的故事,聽他們唱山中的歌。


 


 


若瑟‧赫忍斯基文選


 


小羅蘭的墜落》


 


當赤貧過於巨大時,


除了用餐與入睡外,


孩子們是被禁止入屋的。


那麼他們要在那裡玩呢?


他們便不能邀同學到家裡了嗎?


 


他們常說:


「有時候,同學邀我去參加慶生,


但是,我回說,不,我不去。


有時,這很令人傷心,


因為換我生日的時候,我不能邀請他們到我家,


我覺得太丟臉了!」


 


最感到羞愧的是,那些小女孩們,


她們無法接受自己被朋友撇在一旁,


特別因為她們根本不能在外面玩,


因為男生會推擠她們,


而且常為了好玩而打她們。


而且外面都是爛泥巴、灰塵或垃圾,


她們必需忍受衣服被弄皺、被弄髒、被扯破的窘境,


何等的羞愧!


 


到那裡玩?到那裡嬉戲呢?


在貧困區,在人行道上,


在工地,在荒地!


但是,在那種地方,能交到什麼朋友?


他們可以學到什麼?


有什麼新視野會在他們面前出現?


更何況垃圾場的破銅爛鐵撩撥吸引著你,


有那麼多東西可拾集,可以賣來換吃、換穿,


有那麼多東西可以撿取回家:


壞掉的洋娃娃,掉了輪胎的玩具車


 


其實,最糟糕的是寒暑假期間,


沒有人可以照顧你,


而且你沒有地方可去。


只能在瓦礫堆、在塵埃中玩耍,


然後,中暑脫水!


有些孩子因為意外而終身殘廢,


有時被尖銳的物品刺傷,有時則是被崩塌的建築物壓傷;


有時是致命的意外,


就像小羅蘭,一個兩歲半的小女孩,


在一個星期五下午,


和她五歲的哥哥,


將垃圾丟在一個坑洞裡取樂,


因為老鼠與害蟲的緣故,


人們在路邊的土方坑內燃燒垃圾,


小羅蘭不小心滑倒,


墜落坑內的火燄中!


她的哥哥跑去求救,


但為時已晚,


人們本來可以潑水滅火的,


但是那裡沒有水,


自來水廠切斷了水,因為這裡的人沒錢付水費。


警察到達之後說:


「這些孩子早該被強制寄養的!」


 


小羅蘭的家人沒錢付喪葬費,


他們得四處向人借錢,


小羅蘭的父母問:


「怎麼活下去!」


 


明天,在斜坡上,


其他的孩子還會繼續玩耍,


消磨一整個夏天


 


 








[1]本篇出自《民主藝匠》:普通人、赤貧家庭及社會機構如何形塑結盟,一起對抗社會排斥?


原書名Artisans of Democracy: How Ordinary People, Families in Extreme Poverty,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Become Allies to Overcome Social Exclusion.,作者:Jona M. Rosenfeld Bruno Tardieu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ay 28, 2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群工作者 的頭像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的部落格

    社群工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